法句经•双品•13-14偈《难陀长老的故事》

就像屋子」这堂法的开示是导师住在衹陀林时所讲,关系到难陀尊者(Āyasma Nanda)。

转动至上法轮后,导师去到王舍城,住在竹林精舍。当时,净饭大王(Suddhodana Mahārāja)一个接一个地派了十个使者,每个都带了一千个随从,说:

「把我的儿子带来给我看一看。」

后来,他们去到那里,所有人都成了阿罗汉。

迦留陀夷长老(Kāḷudāyi Thera)也成就了阿罗汉。知道是时候请求导师前去时,他赞叹路途上优美的风景,然后带引导师及两万个漏尽者(阿罗汉)随众前往迦毗罗卫城。

于其地,在亲戚前来聚集时,导师即以莲花雨(pokkhara vassa)这个因缘,说了《维山达拉本生经》(Vessantara Jātaka)。

隔天,他入城托钵,向父亲说了「应当勤奋不放逸执行(托钵)……」这个偈子(《法句经》偈168),让父亲证悟了须陀洹果,再向姨母大爱道(Mahāpajāpatī)说了「应当细心地执行(托钵)……」这个偈子(《法句经》偈169),让她证悟了须陀洹果,及让国王证悟了斯陀含果。

用餐后,以罗候罗母的功德这个因缘,他说了《月紧那罗本生经》(Candakinnarī Jātaka 485)。

第三天,那是难陀王子灌顶登基为王、入住新屋、结婚的吉日。当这些正在进行时,导师进来托钵,然后把钵交到难陀王子的手中。祝福他吉祥后,导师就起身离去,没有从难陀王子手中拿回钵。因为尊敬如来,难陀无法说「尊者,请拿回您的钵。」但是他想:「他会在楼梯顶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也没有拿回钵。他就想:「他会在楼梯底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也没有拿回钵。他就想:「他会在皇宫广场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并也没有拿回钵。王子很想要回去,但因为恭敬导师,所以虽然不情愿还是跟着导师走,就是无法说:「请您把钵拿回去。」只是边走边想:「他会在这里拿回去,他会在那里拿回去。」

那时后,其他女人见到他这样,就去通知(其未婚妻)国美王妃(Janapadakalyāṇī):

「公主,世尊把难陀王子带走了,他要让妳失去他。」

脸上流着泪、头发未梳好,她急忙赶过去,说:

「尊贵的王子,请您赶快回来!」

听见她的话,他的心就像要停下来了。但是导师还是没有从他手中拿回钵,一直把他带到寺院里,说:

「难陀,你要出家吗?」

因为尊敬佛陀,他没有说「我不要出家」,而说:

「是的,我要出家。」

导师说:「那么,你们就剃度难陀给他出家。」

如此,导师去到迦毗罗卫城的第三天,难陀就出家了。

第七天,罗候罗母为王子(罗候罗)打扮后,叫他去找世尊,说:

「亲爱的,你看,那个受到两万个沙门围绕、身体金黄色、长得像梵天神一样的沙门,他就是你的父亲。他曾经拥有(四个)很大的宝瓶。但从他出家那天起就不见了。你去向他要求遗产,说:『亲爱的,我是王子。灌顶后,我将成为转轮圣王。我需要财富。请给我财富,因为儿子是父亲曾经拥有的财富的主人。』」

王子去到世尊面前时,对父亲生起了亲切感,心里很高兴,说:

「沙门,您的影子很舒服。」

以及说了许多他自己所懂、适当的话。世尊用完餐,给了随喜开示后,就起身离开。王子跟着世尊走,说:

「沙门,把遗产给我。沙门,把遗产给我。」

世尊没有叫王子回去。其他人都无法阻止他跟着世尊去。所以他跟着世尊来到了榕树林。

当时,世尊想:

「这孩子想要父亲所拥有的财富。这些财富总有一天要毁坏的。我要把我在菩提树下得到的七种圣财(sattavidhaṁ ariyadhanaṁ)给他。我要让他成为出世间遗产的主人。」

当时,世尊就向舍利弗尊者说:

「那么,舍利弗,你就剃度罗候罗王子出家。」

长老就剃度王子出家。然而,王子出家后,他的爷爷净饭王感到很痛苦。他无法忍受,就向世尊哭诉,请求说:

「尊者,如果尊者们不剃度没有得到父母允许的孩子出家,那会很好。」

世尊批准了他的请求。隔天,当世尊用完餐后坐在皇宫里时,国王坐在一旁,向世尊说:

「尊者,在您修苦行时,有个神来找我,说:『你的儿子死了。』我拒绝相信他的话,说:『在没有达到证悟之前,我的儿子是不会死的。』」

「现在你怎么会相信呢?在以前,当别人拿(羊的)骨头给你看,说:『这是你儿子的。』你也都不会相信。」

基于这件事,世尊讲了《大护法本生经》(Mahādhammapāla Jātaka)。{这部本生经裡有许多个偈子} 偈子诵完时,国王证悟了阿那含果。如此让父亲证悟了三个圣果后,世尊在比丘世尊在比丘僧团的围绕下,再次去王舍城。

世尊曾经向给孤独长老承诺,只要衹陀林一建好,他就会去舍卫城。不久之后,他收到讯息说该寺院已经建好了,他就去衹陀林住。当世尊住在衹陀林时,难陀尊者(对出家生活)感到不满意,因此他告诉其他比丘们这件事,说:

「贤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」

世尊听见这件事,就招来难陀尊者,如此说:

「难陀,据说你向许多比丘这么说:『贤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』那是真的吗?」

「是的,尊者。」

「难陀,为什么你不喜欢现在所过的梵行生活,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,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?」

「尊者,在我离开家时,我的前妻释迦女国美王妃的头发只梳到一半,跑来请求我,说:『尊贵的王子,请您赶快回来!』尊者,因为想起这件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」

当时,世尊捉住难陀尊者的手臂,用神通带他去三十三天界(忉利天)。

在半路,他指给难陀尊者看,在一个被火烧的田地里,在一个被烧焦的树桩上,坐着一只在火灾里失去了耳朵、鼻子和尾巴的贪心母猴子。

来到三十三天时,他带难陀尊者去看服侍帝释天王的五百个天女,她们的双足是粉红色的。世尊让难陀尊者看了这两个景象后,再问他:

「难陀,你认为谁比较美丽、好看、迷人,是释迦女国美呢,还是这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呢?」

他听后说:「尊者,和这五百个天女比起来,释迦女国美就像那只没有耳朵、鼻子和尾巴的母猴子。她还不及她们的一分,乃至一分中的一分。这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的确比较美丽、好看、迷人。」

「难陀,快乐起来。难陀,快乐起来。我保证你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

「尊者,如果世尊保证我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,那么我就会很快乐地过梵行生活。」

当时,世尊捉住难陀尊者,从该处消失,出现在衹陀林里。不久后,比丘们听到这样的消息:

「据说,世尊的弟弟、姨母的儿子难陀尊者是为了得到天女才过梵行生活的。据说世尊保证他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

因此难陀尊者的比丘朋友们视他为雇用工和生意人,教训他说:

「据说难陀尊者是个雇用工。据说难陀尊者是个生意人。他是为了得到天女才过梵行生活的。据说世尊保证他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

因为比丘朋友们视他为雇用工和生意人,难陀尊者感到苦恼、羞耻与厌恶,他就独自一人住,远离群体,不放逸、热忱、坚定地修行,不久之后,他就证得了良家子弟们从家里出家来到无家所追求的目的,即梵行最终的无上目标,他以上等智亲证而进入且安住于当下可见之法:「生已灭尽,梵行已立,应做已做,再无后有。」难陀尊者成了一个阿罗汉。

在夜晚时分,某个天神照亮了整个衹陀林,走近导师后顶礼他,然后告诉他:

「尊者,世尊的弟弟、姨母的儿子难陀尊者已经灭尽了诸漏。他以上等智亲证而进入且安住于当下可见漏尽心解脱、慧解脱。」

世尊心中也生起了这样的智慧:

「难陀已经灭尽了诸漏。他以上等智亲证而进入且安住于当下可见漏尽心解脱、慧解脱。」

夜晚过去后,难陀尊者也走近世尊,顶礼后这么说:

「尊者,对于世尊保证我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,我免除了世尊这项承诺。」

「难陀,以我的心彻知你的心后,我知道:『难陀已经灭尽了诸漏。他以上等智亲证而进入且安住于当下可见漏尽心解脱、慧解脱。』

天神也来告诉我这件事,说:『尊者,难陀尊者已经灭尽了诸漏。他以上等智亲证而进入且安住于当下可见漏尽心解脱、慧解脱。』

难陀,就在你透过不执取而让心从诸漏中解脱出来时,我已经被免除了承诺。」

当时,了知这件事的内情的世尊诵出这个自说语:

Yassa nittiṇṇo paṅko maddito kāmakaṇṭako,
Mohakkhayaṁ anuppatto,
sukhadukkhesu na vedhatī sa bhikkhu.
比丘越渡了沼泽,摧毁了贪欲之刺,
他已达到愚痴灭,于乐苦不受动摇。

有一天,比丘们问难陀尊者那件事:

「贤友难陀,以前你说『我不满意』,现在你怎么说?」

「贤友,我已经对在家生活没有执着。」

听了这个回答,比丘们说:

「难陀尊者说假话,说骗话。在过去的日子里,他说『我不满意』,现在他说『我已经对在家生活没有执着。』」

他们去找世尊,告诉世尊这件事。世尊说:

「诸比丘,在过去的日子里,难陀这个人就像盖得不好的屋子,现在他已经变成好像盖得很好的屋子一样。从他见到众天女那天起,他就精进地圆满出家的任务,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。」

说后,他再诵出以下的偈子:

13. Yathā agāraṁ ducchannaṁ vuṭṭhī samativijjhati;
      Evaṁ abhāvitaṁ cittaṁ rāgo samativijjhati.
      就像雨可以渗透盖得不好的屋子,
      贪欲亦可渗透尚未受到培育的心。

14. Yathā agāraṁ succhannaṁ vuṭṭhī na samativijjhati;
      Evaṁ subhāvitaṁ cittaṁ rāgo na samativijjhati.
      就像雨不能渗透盖得很好的屋子,
      贪欲亦渗不透已被良好培育的心。

偈子诵完时,许多人达到了须陀洹果等等。这堂法的开示对大众有益。

后来,众比丘在法堂谈起这件事:

「贤友,诸佛真神奇。为了国美王妃,难陀尊者(对出家生活)感到不满意,但导师以天女的利益引导他听话。」

导师到来时,问:

「诸比丘,你们聚集在这里说什么。」

他们就回答。导师说:

「诸比丘,不只是现在,以前我也以女性引导他听话。」

接着,他说了过去的故事。


—— 过去世的故事 ——

以前,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统治国家时,有一个名叫卡巴达(Kappaṭa)的商人。他有一只驴子帮他载瓦器,一天走七由旬。有一次,他和载着东西的驴子去达卡西拉(Takkasila)。当他忙着卖东西时,他就放该驴子去閒逛。当驴子在沟渠边走着时,牠见到一只母驴,牠就走近母驴。母驴和牠互相问候过后,说:

「你从那里来?」

「从波罗奈城来。」

「来做什么?」

「来做生意。」

「你运载的有多少?」

「很多的瓦器。」

「你运载那么多东西走多远?」

「七由旬。」

「在你所到的各个地方,是否有人帮你擦脚与擦背?」

「没有。」

「若是这样,你应该是过得很辛苦的了。」

当然,动物没有帮牠们擦脚擦背的人,母驴这么说只是为了和牠亲近而已。因为母驴的话,牠的心感到不满意了。卡巴达卖完东西后,来到牠的面前,说:

「来,亲爱的,我们走吧。」

「你走吧,我不走了。」

一再地劝牠后,商人想:「牠不愿意走。我要骂牠来引导牠。」他就说出这个偈子:

我要为你做支棒,其尖刺十六指长,
我要切碎你身体,如是驴子应知道。

听了这个偈子,驴子说:「如果是这样,我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你。」接着牠说了这个偈子:

你要为我做支棒,其尖刺十六指长,
我用前脚稳立地,举起后脚踢出去,
把你牙齿打落地,卡巴达可要知道。

听了牠的话,商人想:「是什么原因让牠这么说?」他观察四周寻找原因,见到了那只母驴,心想:「看来是母驴教牠这么做的。我要用女性的引诱来让牠走。」接着,他说了这个偈子:

四足白脸的雌性,具备一切的美好,
我让她做你妻子,如是驴子应知道。

听了这个偈子,驴子的心感到满意,就说出以下的偈子:

四足白脸的雌性,具备一切的美好,
你让她做我妻子,卡巴达可要知道,
我将走得更加远,十四由旬我也走。

当时,卡巴达向牠说:「那么来吧。」

把牠带回停车的地方。几天过后,驴子跟他说:「您不是说要给我带来一个妻子吗?」

「是的,我这么说过。我不会毁诺的。我将会为你带来一个妻子。但我只为你提供食物。食物够不够你们两个吃,这个你自己要知道。你们两个一起生活后,你们就会生孩子。食物够不够你们那么多个吃,这个你自己要知道。」

商人这么说时,驴子就不再想要有妻子了。导师讲了这堂开示后,这样结束此本生故事,说:「诸比丘,当时的母驴是国美王妃,驴子是难陀,商人则是我。如是,以前我也以女性来引导他听话。」

(完)

—— 摘自敬法尊者译本 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