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句经•双品•16偈《如法优婆塞的故事》

此世他喜悦」这堂法的开示是导师住在衹陀林时所讲,关系到如法优婆塞(Dhammika upāsaka)。

据说,在舍卫城有五百个如法的优婆塞。在他们当中,每个人都有五百个优婆塞随众。他们最年长的有七个儿子和七个女儿。在他们当中,每个人都供养票粥、票食、半月食、邀请食、布萨食、访客食与僧伽食,以及提供雨安居的住宿。他们全部都是长得很像父母的孩子(anujātaputtā)。

所以该优婆塞和妻子和十四个孩子例常供养十六个票粥等等。他自己和妻子和孩子们都具备戒德,修善法,乐于布施。

后来,他生了病,寿命快结束了。他想要听法,就传话给导师,说:

「请您指派八个或十六个比丘来。」

导师派他们来。他们来到后,围着他的床坐在准备好的座位。他说:

「尊者,我很难见到大德们,因为我很虚弱。请为我背诵一部经。」

「优婆塞,你想要听哪一部经?」

他回答:「一切佛都教的《大念处经》。」

因此他们就开始背诵该经:「诸比丘,这是使众生清净、超越忧愁与悲伤、灭除痛苦与忧恼、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唯一道路……」(《长部2.373》;《中部1.106》)。

就在那一刻,从六个天界来了六辆具诸庄严的马车,长一百五十由旬,各由一千只骏马来拉。站在马车上的天神们说:

「让我们带你去我们的天界。让我们带你去我们的天界。就像打破瓦罐后会拿到金罐一样,投生到我们的天界会很快乐,投生到我们的天界会很快乐。」

优婆塞不想听法被打断,所以说:

「你们稍等,你们稍等。」

比丘们以为「他停止我们」,所以就静了下来。

当时,他的子女们哭着说:

「以前,我们的父亲听法都不会觉得够了。但是现在请来比丘们为他背诵经后,却自己停止他们。没有不害怕死亡的有情。」

比丘们说:「现在不是时机。」

所以就从座位起身离去。稍过一会,优婆塞恢复一些正念,就问孩子们:

「你们为什么哭?」

「亲爱的父亲,您邀请比丘们来,听闻他们背诵法时,却自己停止他们。我们想到『没有不害怕死亡的有情』,所以我们哭。」

「大德们在哪里?」

「亲爱的父亲,他们说现在不是时机,所以就从座位起身离去了。」

他说:「我不是跟大德们说话。」

「那您是在跟谁说话?」

「从六个天界来的天神们坐在六辆装饰得很漂亮的马车,停在空中,吵着说:『来我们的天界享受快乐,来我们的天界享受快乐。』我是跟他们说话。」

「亲爱的父亲,我们没有见到哪里有马车。」

「有没有我编制好的花圈?」

「有,亲爱的父亲。」

「哪一个天界最快乐?」

「一切菩萨及诸佛的父母都住在那里的兜率天最快乐,亲爱的父亲。」

「那么,你们说『让它挂在从兜率天来的马车』,然后把花圈丢上去。」

他们就丢上去。该花圈挂在那辆马车,挂在空中。大家只见到该花圈,并没有见到马车。优婆塞说:

「你们见到那个花圈吗?」

他们回答:

「是的,我们见到。」

「它就挂在从兜率天来的马车。我就要去兜率天了,你们不必担心。如果你们想要投生到我那里,你们应该做我所造的福业。」

说完他就去世,上到马车去。他立刻投生为身高三迦浮沓、身具六十车饰物的天神,有一千个天女围绕着他,以及出现了一个二十五由旬大的黄金天界宫殿。那些比丘回到寺院时,导师问他们:

「诸比丘,优婆塞听了佛法开示吗?」

「是的,尊者,但是中途时他停止我们说『你们稍等』。当时他的子女们都哭了。我们想『现在不是时机』,所以就从座位起身离去。」

「诸比丘,他不是跟你们说话。从六个天界来的天神们坐在六辆装饰得很漂亮的马车来邀请优婆塞。他不想佛法开示被中断,所以就跟他们说。」

「是这样吗,尊者?」

「是这样,诸比丘。」

「现在他投生到哪里了?」

「兜率天,诸比丘。」

「尊者,今世他在亲戚中喜悦地过活。现在又投生到令人喜悦的地方。」

「是的,诸比丘,不放逸的人,无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,在一切处都喜悦。」

说后,他再诵出这个偈子:

16. Idha modati, pecca modati,
      katapuñño ubhayattha modati;
      So modati, so pamodati,
      disvā kammavisuddhim∙attano.
      此世他喜悦,来世他喜悦,
      行善者于两处都是喜悦。
      见到自己清净的行为后,
      他感到喜悦,非常的喜悦。

于此,「行善者」(katapuñño直译为「造福者」):造作各种善业的人在临终时想到「我没有造恶,我造了善」时,于此世他因为业而喜悦。来世他因为果报而喜悦。如是,他于「两处都是喜悦」(ubhayattha modati)。「清净的行为」(kammavisuddhiṁ):如法优婆塞见到自己因为清净的行为而造了福业,在死亡之前,他于此世喜悦。死后,如今在其他世间,他非常喜悦。

偈子结束时,许多人成为了须陀洹圣者等等。这堂法的开示对大众有益。

(完)

—— 摘自敬法尊者译本 ——